外刊对于每个语言学习者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学会怎么样去阅读一篇外刊更重要。
先聊一下文章的选材,一般我是各类主题都会涉猎,但不会每一篇都阅读,我会挑选一些文章作为泛读材料,有些我会作为精读材料。
文章一般选自《Le Monde》《le Figaro》《Franceinfo》《Le Parisien》《Les Echos》等等。
如果大家不知道如何选材或者没有免费的文章来源时,我建议大家可以报个外刊课程,这样各个领域和各大报纸的文章都会有涉及到且有详细分析。
通常,在正式精读前,我会先进行一次泛读,以便我了解文章大概的内容。然后我会用几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才正式进入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逐字逐句进行阅读,要做到吃透句子结构、理解句子逻辑、学习词汇表达、积累常用句型等等。
对于我个人来说,因为我有报堂吉诃德法语的报刊阅读,里面有参考翻译,所以我可以再学会多一个技能,那就是学会怎么样用更符合中国人思维习惯地去进行法翻中,有时带读老师也会重点强调某个句子的翻译。
精读外刊时,我有以下几个小习惯:
01.
用不同颜色的笔和符号区分句子成分
一般来说,我会用红色波浪线划出句子的主谓宾,用红色的记号笔标出重点需要记住的生词,用红色的框框圈出该句子中的代词,并注释他们在句子中的代指或者作用;用黄色的记号笔标记短语与表达;用绿色的笔标记和注释原文和参考翻译中出彩的地方或者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当我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想法时,我也会标注在一旁;用蓝色记号笔标注出文化性的表达和文化常识,比如说某个著名建筑、某项著名运动等等;用紫色的记号笔标记重要的介词等。
下面是我平常的笔记,大家可以看看~
02.
大声朗读,进行口头翻译,对照参考翻译,查漏补缺,取长补短
进行分析每一段落时,我都会先大声朗读一遍,然后进行口头翻译,然后再对照给出的参考翻译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就能知道自己翻译的漏洞和缺点,取长补短。
03.
以点及面地整理词汇和表达
比如说看到一个生词时,不能仅限于理解它的含义,要学会去查它的所有相关用法,他的派生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和它长得邻近的词等等。
我报的外刊课程里面(堂吉诃德的99天外刊),一般老师解释单词时都会写出一些例句和派生用法及近义词等,所以会大幅度减少我的工作量。
最后用思维导图或者传统的笔记法,把对应的用法都记录进去,把近反义词归纳在一起,把长得邻近的词也做一个区分对比。
(可点开看大图)
PS:如果不知道咋用思维导图记单词的伙伴,可以了解一下堂的21天思维导图记单词(直接戳)
04.
归纳同个主题会涉及到的词汇和表达
05.
积累常用句型和好的句型,并加以记忆
考虑到一些好的句型或者更符合法国人写作习惯的句型可以在平时写作或者考试中用到,我会下意识地去积累和记忆。
06.
做笔头翻译或者résumé
在结束文章精读后,我有空的话还会做个笔头翻译或者résumé,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非常好的好办法,也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词汇表达记忆的好方法。
07.
坚持阅读,学会享受阅读
定量地去精读文章,规定自己一周外刊精读的数量,并且要学会享受外刊精读。
曾几何时,我刚开始尝试外刊精读时,觉得非常困难,且用时比较长,又没有老师指点,也不知道怎么样去读一篇外刊,每次都有很多生词,只会机械地去查字典,一篇文章下来,耐心都耗尽了,更不要说第二天再坚持了。
所以我就报了外刊课程,最开始我是先看了一下免费试读内容,觉得挺适合自己当时阶段的水平,而且看到全勤就有全额返现,所以想要逼自己一把(在金钱的诱惑下),就报了课程。
之后都是跟着带读老师一起读,慢慢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慢慢地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外刊精读体系,现在读起来游刃有余,读外刊也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坚持也不是一件难事!!!
08.
最重要的是复习
如果想要把“被动词”转化为“主动词”,也就是说把不认识的词转化为张口就来的词,那就一定要学会复习,不要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就把它扔了,这样什么都会忘掉。
我采用的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模式”,有计划地去记忆一些词汇表达,将它们渐渐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写在最后:
以上是关于我的“怎么把一篇外刊读通透” 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啦。
外刊真的是咱们学语言不可错过的好素材。仅仅从书本上学法语,是远远不够的!真心建议大家把外刊素材用起来,觉得阅读太难了,可以报课跟读一段时间,学会了方法,法语水平提升了,然后开始自己阅读。
关于报课,我还是想安利一下【堂吉诃德学院的99天法语外刊阅读】,坚持99天,学费全返的。想要拿回钱,那就得每天学习,这对那些自觉性低的伙伴来说整挺好!
别问我,99天太长坚持不了怎么办?你倒是开始啊,都没开始,怎么知道坚持不了呢,对不对!
加油啊,伙伴们!
选了法语,就要努力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