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上岸首师大西语学硕,文学路上的艰辛只有考研人知道...

板鸭考研狗00

一次约稿,将考研几个月的记忆都如盐粒般倾倒在甲板上,逐一曝干。

我决定考研是在去年的七月。看着手里薄薄的专四证书和B2证书(专八得等到大四才能参加),读研究生几乎是毫无意外的选择




选择首师大的西语语言文学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坐标帝都,双一流,国家特色学科,又没有那么热门

首师大主要分西语文学和语言学两个方向,初试科目有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45 英语(自命题)③ 909 西语综合知识 ④ 777西语专业知识。

出大问题了!


要看的书非常多,内容非常丰富。参考书目比较多,后期复习过程中延伸开去的书目更多。

从没有学过语言学的小白先是翻开了《西方语言学流派》,于是知识如同勇闯天涯的雪花给我迎面痛击,参考本人当时一些自暴自弃的思维导图笔记:



看了几天古希腊语部分,我就像只暴躁易怒的猫,蜷缩在一个很浅的知识黑暗处。学了,但没完全学

于是,我从善如流,转头去看文学部分。


文学参考书目,好几本大厚书,平铺直叙,犹如大江大海慷慨得奔涌向四面八方,将西语文学从开天辟地原始部落一直详细地介绍到当代。


各种主义交织缠绕,数百名作交相辉映,文学殿堂高朋满座,沸反盈天。(事实上,复习后期,推荐书目之外我还看了更多其他文学参考书)


可恶,要看的东西也太多了,但是我得给笨蛋争口气。

于是我调整好心态,确定每天的阅读量,一本一本踏踏实实开始看,边看边归纳做电子笔记


(每一本书的情况不同,如下图笔记,按照章节是因为内容本身就是按照时间线形顺序组织


不知道重点+内容过载→ 表格记录 →细节太多记笔记好累 →网络资源(一些归纳)+文字扫描(想要记录的内容字数太多,直接扫描输入)


电子笔记的好处就是可能随时随地补充相关内容,因为科目为【综合知识】而非【西语文学】


这意味着,包括但不仅限于那几本文学史,所以我在记录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延伸,在网络上寻找相关西语知识补充进去。


比如整理到16世纪文学时我加入了历史以及地理内容,一目了然:



纵向按照时代划分,横向依据流派整理。好几本书读完,差不多整理下来四十多本笔记,心里已经有一个很清楚的发展脉络,有利于二轮三轮复习时自主默写。


当时听了一些小语种学姐的讲座,说是用表格把所有文学真题输入后,确定高频词,继而预测重点,节省阅读文学史的时间。


个人认为有待推敲,首先文学会考察理解,通读一遍文学史能够让我们心中构建起一个大概的文学地图,流派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绝不是以断代史形式遗世独立;


其次考生个人水平有限,过于自负圈定复习范围,恐怕漏网之鱼甚多。

我又回到语言学部分,同样分门别类整合知识点,而不是单纯把每一章内容思维导图化:


几本书啃下来很耗时间,同时这还仅仅只是综合知识。

我每天固定只学习八小时,不熬夜,不早起,在一众考研党中算挺悠哉,然而,纵然是别人眼中的快活小神仙。


我也无可避免掉入了周期性低潮,在某一段时间任何一点过失和松懈,好像都能让心里的小鹿在日程既定的轨道上脱缰而去。

我想这大概是每个考研党都会经历的坎。我的死党同样也奋战在考研一线,甚至比我早五个月就投入到了斗争中,连续几个月都只睡6小时,每天都用番茄Todo记录学习时长谨防自己松懈。


暑假开始我就跟着她一起每天学习打卡,以时长等显性衡量暗自较劲。


她的战线很长,但对自己一如既往严苛,每次我懈怠想撤退的时候都义正言辞拒绝与我同流合污。


事物的可逆性会让那些暂时被压抑住的躁动诱发对抗性应激反应,九月份开始她的身体健康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很多原本信心满满制定的计划往往又因为一些极为浅薄的恶劣情绪束缚住了手脚,打乱了节奏。

私以为,虽然每个人学习方法不同,但没有什么知识非得经过对自身精力的过分剥削才能学会。



过分强调记录每天学习的时长,或者过分在意早起晚睡的‘仪式感’,其实是个省力装置,掩盖了我们的迟钝和慵懒


当我们开始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可能身体还没有那么明显的疲惫,实际上钝刀子已经在消磨你的时刻,势所必至,平平常常,不若有意识地选择在诱惑面前低头一会儿。

经过暑假两个月学习,我已经深谙自己学习的周期规律,前三天高效,第四天开始就会很疲劳,那么第五天我就会把大部头书都扔在一边,随心所欲做回快活小神仙

备考的几个月,有很多日子意气扬扬,觉得自己在快意地进行一场知识的飞略和远征;


有很多日子步入万物谵妄的状态,疑心自己只是盲目按照过去的惯性坐卧行止罢了;


也有很多日子嗒然若丧,只好拖泥带水地向前走。对比太多人,我的战斗实在说不上痛苦折磨。


但是想来,直至此刻,我才能像一只大鹅一样结束漫长沉默似无期徒刑的泅渡,抖抖水,慢条斯理地走上岸。

总而言之: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西语er!


考研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种难题,可能是学科本身结构性的压迫,可能是学习过程中身体心理发生了变化。


只要我们诚恳踏实,一步一个脚印,保持着绿意葱茏的幽默感来抵抗颓丧,用科学的态度来消蚀倦怠,在平淡重复的备考中自得其乐,总能踏着铁蒺藜前进。

最后赠言: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